牡蛎已经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海鲜,牡蛎的养殖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根据牡蛎笼的具体要求,今天青岛双赢百顺工贸小编就为大家详细分析牡蛎笼养殖牡蛎种苗的五种方法:
1、牡蛎笼养殖
聚乙烯网笼养成牡蛎是目前牡蛎养成的主要养殖方法,它是利用聚乙烯网衣及塑料盘制成的数层圆柱网笼,用孔径约1cm塑料圆盘做成隔片,层与层之间间距20~25cm,一般为8~10层。牡蛎笼外用网目2.0~2.5cm的网衣包裏,便构成了一个圆柱形网笼。
目前圆形牡蛎笼比较适合栉孔牡蛎和华贵栉孔牡蛎的养成,因为它们有足丝,可以互相附着群聚生活;也适合海湾牡蛎养成,尽管海湾牡蛎没有足丝,但是海湾牡蛎生产期短,在海上经4~5个月的养成期后便可以收获;但多年生的虾夷牡蛎则不适合本笼养成,因为虾夷牡蛎成体没有足丝,如果不限制贝体的活动范围,在养殖海区因风、浪、流的因素牡蛎笼不停地是动,造成贝体互相撞摩擦,贝壳极易损伤或贝体“相咬”而死亡。因此,在养殖虾夷牡蛎的圆笼内,用网衣形成间隔,每格放养一个牡蛎,这种“蜂窝式”养成方式解决了虾夷牡蛎多年生长的养成方式。虾夷牡蛎的养成笼一般直径为35cm,每层塑料盘用旧网衣间隔成8~10格,每格放养壳高4cm以上的虾夷扇贝1个。因其生长速度极快,2~2.5壳高能达到9~10cm以上。
在生产过程中还会采用网目0.8~1.2cm的一次性聚丙烯挤塑网衣,用挤塑网衣外罩在养成网笼的外面。牡蛎笼可以一次性放养壳高为1cm的苗种,待苗种壳高达2.5~3.0cm时,因外罩网目太小阻碍水流流速、影响牡蛎的正常滤食,则可以去掉外罩,帮助苗种快速生长,节省分苗稀养的劳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方法把暂养笼和养成笼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牡蛎的生长速度。
2、黏着养殖
我国的黏着养殖技术最先由日本引进。黏着养殖是采用无毒环氧树脂作为黏着剂,用直径2~3cm的棕绳、胶带、聚乙烯绳或聚丙烯绳做黏着基质,选用壳高2~3cm苗种一个个黏着在基质上。牡蛎黏着时需注意的是,牡蛎的足丝孔向着附着基质,牡蛎的壳顶韧带腹面做着部位。
3、网衣包养
网衣包是用网目2cm的正方形聚乙烯网衣四角对合而成。吊绳从包心穿入,包顶与包底固定在吊绳,顶、底相距15~20cm,包间距7~10cm,每根吊绳10包,每包装苗种20个,每根吊绳可吊贝苗200个,挂于浮筏架上养成,挂养在2~3m的水层。操作时先将三个包角固定在吊绳上,在装入苗种后将第四角扎紧封口。
4、串耳吊养
该方法是在壳高3cm以上的健壮牡蛎的前耳基部,用电钻钻成孔径1.5-2.0mm的小孔,利用直径0.7~0.8mm尼龙线或3×5单丝的聚乙烯线穿过牡蛎前耳,再系于主干绳上垂养。主干绳一般利用直径为2~3cm的棕绳或直径0.6~1cm的聚乙烯绳。每小串可吊10个左右的小牡蛎,串间距为20cm左右。每一主干绳可挂20~30串,每亩可垂挂500绳左右。
5、筒养
筒养是根据牡蛎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的自然规律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养殖方法。利用直径为20~25cm、长60~70cm的塑料筒,筒壁一般厚2~3mm,两端用网目1~2cm的网衣扎口进行养殖。利用筒身前后的扣鼻吊挂在浮埂上,3~5筒连成一组,筒顺流平挂于1~5m的水层中,每桶可放养幼贝数百个。